- 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版面费[01/26]
- · 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》投[01/26]
- · 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》期[01/26]
补益肝肾法在中医眼科中的应用进展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眼病十分复杂,对于疾病后期难以开展手术治疗者,西医治疗方法有限;对于慢性复发性疾病,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副作用明显,药物耐受无法控制病情。中医辨证论治,不仅体现了传统
眼病十分复杂,对于疾病后期难以开展手术治疗者,西医治疗方法有限;对于慢性复发性疾病,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副作用明显,药物耐受无法控制病情。中医辨证论治,不仅体现了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和异症同治的基本原则,而且从根本上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,对于疾病后期及慢性复发性疾病有独特优势。发挥传统中医药特色,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,在临床应用上愈发广泛。内治法广泛应用于内、外障眼病,尤其是某些内眼的疾病更具独到之处。眼与肝肾关系密切,目病后期多久病伤阴,精亏血少,肝肾亏虚,目失濡养而视不明,故从肝肾论治目病在临床应用较为多见。然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,鲜有相关阐论,本文就近年来补益肝肾法在中医眼科中的应用作一简述,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相关参考。
1 目与肝肾的关系
“肝肾同源”是“乙癸同源、肾肝同治”的简称。明代医家李中梓明确提出了“肝肾同源”论,他运用藏象与卦象的结合阐发“乙癸同源”的哲学依据,制定“肾肝同治”的治疗法则[1]。“乙癸同源”是指肝、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,但其起源相同,密切相关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曰:“北方生寒,寒生水,水生咸,咸生肾,肾生骨、髓,髓生肝”,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原理,水能生木,故肾为肝之母,肝为肾之子[2]。“肾肝同治”的基本治疗方法通常指“滋水涵木”,“滋水”即补肾精,因为肾精是化生肾阴与肾阳的物质基础,为先天之本;“涵木”是指寓补肝于补肾之中,肝为风木之脏,体阴而用阳,性喜调达,肝阳易亢,通过滋补肾精,潜纳肝阳,使达到肾阴足、肝体自养,肝阴足、肝气自平的正常生理状态。肝藏血,肾藏精,精血互生,相互为用;肾精能生肝血,肝血能滋肾阴,精血充旺,则目得肝血真阴滋养而能明视。
1.1 五轮学说
五轮学说是中医眼科的理论基础和独特辨证方法,发端于《灵枢·大惑论》:“五脏六腑之精气,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。精之窠为眼,骨之精为瞳子,筋之精为黑眼,血之精为络,其窠气之精为白眼,肌肉之精为约束,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,上属于脑,后出于项中。……目者,五脏六腑之精也。”至宋代《太平圣惠方·眼论》加以系统论述,其云:“眼有五轮,风轮、血轮、气轮、水轮、肉轮,五轮应于五脏……肝生风,眼有风轮也……眼通五脏,气贯五轮。”五轮对应五脏,将眼的不同部位、生理、病理与脏腑联系起来,并用于指导临床辨证论治。
1.2 肝窍学说
肝窍学说在《黄帝内经》多个篇章均可溯源,其核心思想大抵为:肝开窍于目;肝气通于目;肝藏血而目能视;肝主泪液而目润泽。从脏腑及气血津液方面专论肝与目的密切关系,强调肝对目的特殊意义,也为眼病的从肝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。
2 补益肝肾法的眼科应用
宋代《圣济总录》指出:“肾藏精,肝藏血,人之精血充和,则肾肝充实,上荣耳目,故耳目听视不衰;若精血亏耗,二脏虚损,则神水不清,瞻视乏力,故令目暗。”《银海精微》提出肝肾之气充则精彩光明,肝肾之气乏则昏蒙晕眩,《审视瑶函》也指出“大抵目病由肝肾之本虚”,故滋补肝肾法在目病诊治中应用甚为广泛。
2.1 外障眼病
外障主要指发生在眼表,如胞睑、两眦、白睛、黑睛的眼病。
上胞下垂是指上胞乏力不能升举,以致睑裂变窄,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的眼病,又称睢目、侵风、胞垂,严重者称睑废。相当于西医学之上睑下垂。《诸病源候论》认为本病因“血气虚,则肤腠开而受风,客于睑肤之间”所致。张运克认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脾胃虚损,肝肾不足,治疗以健脾益气、补益肝肾为原则,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枸杞、杜仲、桑寄生等治疗,取得满意疗效[3]。
白涩症是指白睛不赤不肿,而以自觉眼内干涩不适,甚则视物昏朦为主症的眼病。干眼与结膜松弛症常归属于此范畴。正所谓肝气调和、肝血充沛、肾气充盈、肾精充实,则目睛润泽,肝肾不足,精血亏虚,目失润泽而致干涩昏花等。干眼治疗方面主要以滋阴生津明目、调节全身功能、增加泪液分泌为主[4]。韦企平教授认为肝肾阴虚型干眼患者治以滋补肝肾、疏风明目之中药汤剂,能够促进泪腺分泌功能恢复,保证泪膜稳定[5]。陶娜等[6]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,对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予杞菊地黄汤滋肾养肝、清热明目,患者症状改善较常规西医治疗更为明显。项敏泓等[7]认为肝肾阴虚贯穿了结膜松弛症发生发展的全过程,故予精杞明目汤滋补肝肾、养阴生津,临床疗效显著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zyykzz.cn/qikandaodu/2021/0128/329.html
上一篇:眼科引经药的源流及发展
下一篇:眼科名老中医唐亮臣学术思想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