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版面费[01/26]
- · 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》投[01/26]
- · 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》期[01/26]
葛根汤辨析及在眼科临床上的运用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《伤寒杂病论·太阳病篇》的重要方剂“葛根汤”是历代经方医家最为常用的经方之一。然而对于葛根汤证病机的解读,大都阐述的不够清晰、透彻和准确,有些经方大家的观点甚至会
《伤寒杂病论·太阳病篇》的重要方剂“葛根汤”是历代经方医家最为常用的经方之一。然而对于葛根汤证病机的解读,大都阐述的不够清晰、透彻和准确,有些经方大家的观点甚至会相互矛盾,这也影响了葛根汤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。
在探讨葛根汤之前,先了解一下它的“近亲”—“桂枝加葛根汤”,《伤寒论》第14 条:“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反汗出恶风者,桂枝加葛根汤主之。”药物组成有葛根三两、桂枝三两、芍药三两、生姜三两、甘草二两、大枣十二枚。桂枝加葛根汤,是桂枝汤的加减应用,临床表现为桂枝汤证基础上加上“项背强几几”。桂枝汤加一味葛根,疏通项部、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络,补充足太阳膀胱经及相应部位(主要是项背部)的津液。而葛根汤的组成则是在桂枝加葛根汤的基础上,加一味麻黄(三两)。但就因为多了这一味麻黄,整个方子的功效与“桂枝加葛根汤”相比,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治疗疾病的范围要广泛得多。
笔者通过对历代经方家关于葛根汤相关论述的学习,结合多年临床的运用与反复思考,对其功效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,并广泛地运用到眼科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,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,与各位同道交流。
1 葛根汤两种解读之辨析
《伤寒论》中关于葛根汤的论述,第三十一条云:“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无汗恶风,葛根汤主之”。第三十二条:“太阳与阳明合病者,必自下利,葛根汤主之。”葛根汤一方由葛根四两、桂枝二两、芍药二两、生姜三两、甘草二两、大枣十二枚、麻黄三两组成。第三十三条云:“太阳与阳明合病,不下利但呕者,葛根加半夏汤主之”,药物由葛根四两、桂枝二两、芍药二两、生姜三两、甘草二两、大枣十二枚、麻黄三两、半夏半升组成。第三十四条云:“太阳病,桂枝证,医反下之,利遂不止,脉促者,表未解也。喘而汗出者,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”。
整理分析既往对于葛根汤的解读,主要分为两种:观点一,认为葛根汤对比桂枝加葛根汤,加了一味麻黄,说明体内有郁热存在。葛根汤中麻黄的作用是开表实、散郁热,类似麻黄汤、大青龙汤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的作用[1-4]。以至于临床医生形成思维定式,方药中一见到麻黄,则认为该药“开表实散郁热”的功效,不知道麻黄与其它药物配伍不同,其作用、作用点都会不同,否则如何理解例如阳和汤中麻黄的作用。一位国内著名的经方学者,把葛根汤证的患者的体质,归纳总结为:体格强健,肌肉厚实,脉象有力,体力劳动者或青壮年多见;面色黄暗或暗红,皮肤粗糙干燥,背部及面部多痤疮,甚至虎背熊腰[5]。观点二,认为葛根汤证是由于风寒或风寒湿通过足太阳膀胱经、足阳明胃经的经络侵入体内,亦可进一步内陷入里,致脾胃失常,出现“自下利”。也有的认为是足太阳、足阳明二经合病,正气外出抗邪,致脾胃更加虚弱而出现“自下利”[6-7],这与第一种解读是完全相反。临床上发现,尽管葛根汤证多无汗、少汗,但大多数患者并非“体格强健、肌肉厚实”之人,临床上可有发热,但也不一定有发热状,且此类发热也不是由于皮肤致密而致的“体内蕴热”。故观点一中的理解,可能是因为有方中有麻黄,便将葛根汤证归为麻黄汤证、大青龙汤证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一类,其实没有真正理解葛根汤证的病机,并不符合临床观察;观点二与临床较为吻合,但对葛根汤证病机,多缺乏更深入的阐述。
2 葛根的四个功效
葛根汤以葛根命名,可见葛根的重要性。但对于葛根的功效,说法很多:升阳、祛风、清热、散寒、升津、生津、升清、止泻、解肌、通络、除湿等,有的功效还互相矛盾。笔者通过临床实践,总结葛根有四个主要功效:(1)疏通经络:疏通足太阳膀胱经、足阳明胃经的经络;(2)补充津液:葛根从小肠内提取津液,直接补充太阳膀胱经、足阳明胃经经络中的津液,同时也能补充、濡养经络相对应部位的皮肤、肌肉、腠理、筋骨、汗孔、血管。葛根虽为藤本植物葛的根茎,但葛的枝叶向上攀爬、蔓延的能力极强,生长最旺盛时,每天能生长30 cm 之多;(3)固护卫气(修补漏洞):葛根能疏通经络、补充津液,当津液已正当占位时,则正气内守,邪不可干,漏洞自补,也自然能修补足太阳膀胱经、足阳明胃经的经络上面出现的漏洞。风为先导,百病之长,风寒、风湿、风热之邪,可以从足太阳膀胱经、足阳明胃经的经络上的漏洞进入体内。平素脾胃有寒湿之人,风挟寒湿之邪与其同气相吸,从足太阳膀胱经、足阳明胃经经络漏洞进入体内,形成第三十一、三十二条的葛根汤证,及第三十三条的葛根加半夏汤证;平素脾胃有湿热之人,风挟湿热之邪与其同气相吸,易形成第三十四条的葛根黄芩黄连汤证;(4)透热:葛根本身清热能力并不强,只能称其为“透热”,需要配合清热的药物一起运用。如葛根黄芩黄连汤中的葛根配黄芩、黄连,柴葛解肌汤中的葛根配石膏。葛根汤中的四两葛根主要是发挥前三个功效。方中三两生姜、二两甘草及十二枚大枣则是健脾和胃的经方基本配伍,重点在于对麻黄、桂枝、芍药功效的解读。方中麻黄、桂枝,与麻黄汤中的麻黄、桂枝用法用量完全一致,但是麻黄汤中麻黄、桂枝是与杏仁进行配伍,杏仁虽有降肺气的作用,但是其也有较强的宣发(向外开)的作用,这一作用将麻黄的作用位点“明确地”定位在人体表皮层,麻黄辛温之性,可打开因外感风寒之邪侵袭而更加致密的肌肤腠理,协同杏仁将肺内郁热向外发散。相类似的经方还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、大青龙汤、麻黄附子细辛汤等,都是由于其它药物的“向外开”的作用,将麻黄的作用部位定位在人体表皮层,令其在表皮层发挥本身具有的辛开的作用。而葛根汤中的麻黄、桂枝则是与芍药配伍,芍药的内敛之力,将麻黄、桂枝拉入到人体的肌肉腠理层,来辛温通络,散寒除湿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zyykzz.cn/qikandaodu/2021/0205/335.html
上一篇:PBL模式在中医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
下一篇:眼科临床应用“药对”经验探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