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庄曾渊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临床经验

来源: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2-2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春季卡他性结膜炎(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,VKC)属变态反应性结膜炎,每年春季发病,夏季加重,秋凉后好转,来年又复发。主要症状为眼部奇痒,或有异物感、烧灼感、畏光、流泪,

春季卡他性结膜炎(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,VKC)属变态反应性结膜炎,每年春季发病,夏季加重,秋凉后好转,来年又复发。主要症状为眼部奇痒,或有异物感、烧灼感、畏光、流泪,体征包括球结膜充血,在角膜周围形成黄褐色胶样隆起;上睑结膜充血,穹窿部出现大的乳头增生,呈铺路石样排列,有少量白色粘性分泌物[1]。本病属中医“痒如虫行症”或“时复症”,如《眼科菁华录·时复之病》[2]中有载“类似赤热,不治自愈,及期而发,过期又愈,如花如潮,久而不治,逐成其害”。首都国医名师庄曾渊认为脾肺伏火,复感风热,内外合邪是本病重要病机,临床上多使用清散脾肺伏火、疏散风热的方法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,临床疗效满意。

1 病因病机

关于本病的发病,《血证论·时复》[3]中认为:“夫人身五脏六腑,与天之气运、呼吸相通,原是一体。故天之阴阳,能构人之疾病,其实非天病患也,乃人身气血先有偏盛,故感天气之偏盛,而病遂作焉。”本病虽不属于疑难重病,但每年定期发作,缠绵不愈,每每令患者不胜其害。而病机方面更倾向于外感风热引动脾肺伏火。

1.1 脾肺伏火是内因,外感风热是外因

伏火之邪,顾名思义,指具有伏匿、潜藏特性的火邪,如《广雅·释诂四》[4]有云:“伏,藏也”,类似西医潜在致病因素,东垣首创伏火之名[5],谓“脾胃内伤热病”,即“内伤伏火”,后世名医何廉臣认为“伏气温热”亦属于伏火,都有潜伏、逾时而发的特点,与东垣所说“伏火”的特点相吻合。因此,近代众多医者认为“伏气温热”与“内伤伏火”均属于“伏火”范畴[6-7]。

脾脏(经)伏火为内伤伏火,起于患者平素饮食不节,或贪凉饮冷、或恣食肥甘厚味,若逢禀赋不足、气虚卫弱则易损伤脾胃,脾失健运,胃失和降,中焦枢运失常,脾不升清,清阳不升郁于中焦则为火,胃不降浊,浊阴不降积于中焦亦生火,故伏火自中焦而生。脾胃受损,中气不足使肺气虚、宣发肃降失司,气郁化火,外应胞睑、白睛,又因卫气不固,易受外邪侵袭。

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具有春夏发作,秋冬减轻或自愈的发病规律来看,其发生与时令主气不无关系,《重订广温热论·论温热四时皆有》[8]有云:“温热,伏气病也,通称伏邪。病之作,往往因新感而发,所谓新邪引动伏邪也”[9]。春夏时节阳气相召,由里达表,内外合邪,故春夏皆可发病。

1.2 内外合邪,共同致病

脾肺伏火并非单独致病,作为内因伏而待发,有此背景状态,每遇时气风邪外袭,外感引动伏火循经上攻而发病。风盛则痒,热盛则肿,白睛红赤,邪阻络脉滞而不散,气血瘀滞发为椒疮,如兼湿热则白睛混浊,胶样隆起;若肺热炽盛引起肝火上炎,则黑睛溃疡、疼痛、畏光、流泪。

2 治疗

清散脾肺伏火、疏散风热。古代医家对于脾肺伏火的治疗各有见地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[10]首创治伏火之方,提出以泻黄散泻脾之伏火,泻白散泻肺之伏热。《王旭高医书六种·退思集类方歌注》[11]中论泻黄散:“能发脾中之伏火……盖脾胃伏火,宜徐徐而泻却,非比实火当急泻也……治脾胃郁蒸之火……故加防风、藿香,兼取火郁则发之义也”。《成方便读》[12]论泻白散:“能泻肺中之伏火”。《审视瑶函》[13]提出:“气分隐伏之火……用桑白皮汤主之。”以桑白皮汤清肺降气而治气分伏火所致白涩症,即西医干眼症[14]。

庄曾渊在学习前人经验基础上,结合多年临床经验,认为外感风邪引动脾肺伏火所致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宜清散宣发,喜用经验方清解合剂(麻黄6 g、生石膏20 g、枳壳10g、辛夷8g、蝉蜕6g、桑白皮10g、炒麦芽10 g、生甘草10 g)[15-16]加减,方中麻黄辛温,能开腠解表,宣肺散热,是“火郁发之”之义;石膏辛甘大寒,能清泄脾肺热邪,且能制约麻黄之温,使其宣肺而无化热之虑,清肺不留邪,然石膏寒性较强,适用于脾肺热邪较盛而见口渴欲饮症状的患者,否则可仿石膏之意而替换为寒性稍弱的黄芩;枳壳行气开胸、宽中除胀而散肺脾之郁;辛夷、蝉蜕祛风止痒;桑白皮泻肺去水肿;炒麦芽消积滞散脾火;甘草既能益气补脾肺之虚,又能和中调和诸药于寒温宣降之间。

本病因郁火与风邪相互为用,结合上攻所致,有热重、风重之分,张景岳论风热,谓:“因风生热者,风去火自息,此宜散之风也”因热极而生风者,热去风自息,此不宜散者也……用清者是也[17],清解合剂偏于清降,风盛痒极难忍者常配合藁本乌蛇汤(《银海精微》)[18](藁本、乌蛇、防风、羌活、细辛、川芎、白芍)加减,方中藁本能引诸药直上巅顶而散头面之风;乌蛇驱风通络;防风辛温轻散、润泽不燥,能散邪从毛窍出,为治风之要药;羌活驱风力雄,使邪无留恋之忧;细辛芳香走窜,可祛皮肤肌腠之风;此外,藁本、防风、羌活、细辛等“风药”性升而浮,亦可散脾肺郁火;川芎活血行气,白芍养血,芎芍相伍,取“血行风自灭”之义。全方重在驱风,风散热自消,风热既除,目窍恢复清明而无痒热之患。

文章来源: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zyykzz.cn/qikandaodu/2021/0223/383.html



上一篇:模式在中医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
下一篇:眼科阐微论治小儿眼疾学术思想探析

中国中医眼科杂志投稿 |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编辑部|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版面费 |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