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》期[01/26]
- · 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》投[01/26]
- 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版面费[01/26]
眼科阐微论治小儿眼疾学术思想探析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《眼科阐微》 系清代著名眼科医家马云从(以下简称“马氏”)集其数十年眼科经验之结晶撰写的一部中医眼科专著,全书共分4 卷。卷1 为总论,主要阐述眼病的病因病机、辨证论治
《眼科阐微》 系清代著名眼科医家马云从(以下简称“马氏”)集其数十年眼科经验之结晶撰写的一部中医眼科专著,全书共分4 卷。卷1 为总论,主要阐述眼病的病因病机、辨证论治及用药注意;卷2 分章专述老年眼病;卷3 主要论述感染性眼病、外伤性眼病和妇女眼病;卷4 主要论述小儿眼病,以及20多种外用药的配制方法。马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又结合自身曾患眼睛重疾的经历,对眼病的诊治有非常深刻的体会,最终成功撰写阐微之作《眼科阐微》。该书阐幽发微、讲述细致、论理透彻,文中所述治法与方药多贴近临床、切合实用,其对小儿眼疾的论治特色鲜明。马氏以“胎毒”“血热”立论,强调小儿眼疾的病机多为“胎毒”“血热”蕴于体内,久之则外发上攻于目,临床中,尤需重视小儿眼病的遣方用药,概因小儿特殊时期病情多变的生理特点,治疗亦较为复杂,故临床必须结合眼科疾病的特点及小儿生理特点综合分析,明确诊断,精准论治。
小儿为“纯阳”之体,表现为小儿时期以“阳气多,阴气少,阳气占主导地位”为特点的阴阳平衡。小儿初生,在纯阳之气的作用下,后天饮食之精充养小儿机体,不断发育成熟完善。小儿生长发育依靠阳气推动,水谷精气的供给为阴,阴阳平衡协同促进小儿生长发育。由于小儿的生长发育迅速,对水谷精气的需求迫切,阴精供不应求,则相对地表现为阴不足。阳是以热、动、燥为特点,若外邪侵袭,阴不制阳,发病易表现为阳、热、实证。小儿脏腑娇嫩,“稚阴稚阳”而形气未充,各脏器生理功能均不完善,正气较弱而免疫力较低下。因此,小儿的生理特点与成人相比,较为稚弱,即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。
小儿“纯阳之体”“稚阴稚阳”,脏腑娇嫩,形气未充,这一生理特点决定了小儿体质稚嫩,御邪能力较弱,因此,在病理上呈现出发病容易、传变迅速、易寒易热、易虚易实等特点。小儿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:阴阳均不足、脏腑娇嫩、体质和功能脆弱、形气未充、抗病能力差、易受邪。小儿肌肤疏薄,腠理开泄,发育尚未完善,经络血脉柔弱,易受六淫之邪侵扰,且发病后传变迅速。此外,脾胃为后天之本,主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,为气血生化之源,小儿生长发育迅速,对水谷精微的需求旺盛,而小儿脾胃发育未尽完善,运化功能也尚未健全,相对不足。然小儿在疾病发生、发展、转归的过程中,因其生长发育较快,脏器清灵,生机勃勃,若辨证准确,论治合理,疾病易趋康复。
小儿禀春生之气,稚阳之体,稚阳未充,肌肤疏松而卫外之力较弱,易感寒、热之邪;小儿发育迅速,生机蓬勃,然其五脏不坚而脾胃运化之力较弱,其受邪侵之后,御邪驱邪无力,病情多反复,易为虚实,脾虚不耐寒温,服寒则生冷,服温则生热。虽然中医临床小儿眼疾病情多变,但其病因、病机则相对单纯。马氏在《眼科阐微·卷之四·贞集·小儿眼症》中指出:“按小儿目病,与大人不同。大人目病,多因忧患、恼怒、七情、色欲所致,内伤于脏腑,外发于眼目。至于小儿目病,不过胎毒、血热之故。症既不同,治法亦异”[1],由此可见,马氏认为,成年人出现眼科疾患,影响因素较多,病因复杂,内因多为忧思郁怒、七情内伤、色欲劳损,内伤于脏腑,外发于眼目所致;而小儿眼病的病因较成年人单纯,多因胎毒与血热所致。
1 胎毒
“胎毒”学说是中医儿科病因学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理论。关于胎毒致病的记载,最早见于《诸病源候论》[2]:“小儿在胎,其母气有热,熏蒸于胎,至生小儿,体皆黄,谓之胎黄也”。
胎黄以婴儿出生后,皮肤、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,因与胎禀因素有关,故称“胎黄”,多因母体湿盛浸淫或内蕴湿热之毒,或因胎产时,婴儿被湿热邪毒侵犯所致,即“胎毒”。热为阳邪,蒸腾而上,故黄色鲜明如橘皮。湿热化火、热毒炽盛,黄色可急剧加深,可致神昏、抽搐。中医学认为,“胎毒”多因妊母的不良饮食习惯、不良情绪、胎孕期感受外邪、产程中的“恶血”“血露”“秽液”引起,可表现为热毒、风毒、湿毒、寒毒等不同性质[3],胎毒蕴郁于小儿体内,久之则“内伏外发”,上攻目窍,诱发小儿眼病。
2 血热
马氏提出血热为小儿眼病的另一常见病因,亦与小儿阶段特殊的生理特点相一致。血热即指外感热邪侵入血分,导致血流流速明显加快,临床可表现为出血、血瘀、紫癜等病理状态。一般而言,血热的发生多因邪热外扰,内侵入血;亦可因情志郁闷不舒,滞而凝结,五志过极化火生热,侵扰入血而致血热。临证可见吐衄、紫癜、发斑、呕血、出血点、午后热甚等,脉多弦数。小儿阶段身体生长迅速,发育迅速而旺盛,呈生机蓬勃之势,时值阳气当发,因此,在发病过程中,易患热病。热邪入内扰动血室,血热妄行而上,侵扰目络,导致小儿眼部疾患的发生。故《小儿药证直诀》言:“小儿纯阳,无烦益火”[4]。《医学源流论》亦提出:“小儿纯阳之体,最宜清凉”[5]。
文章来源:《中国中医眼科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zyykzz.cn/qikandaodu/2021/0223/384.html
上一篇:庄曾渊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的临床经验
下一篇:新时代中医眼科研究生培养的思考